
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姚浩、王云帆
日期:2021-2-5
随着房颤病程的延长及负荷的增加,房颤的发病机制愈发复杂。因此,目前对于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治疗,单纯PVI的疗效不及阵发性房颤。尽管目前对于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术式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尚未有某种术式可以明显提高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成功率。2020年的VENUS多中心研究在环肺静脉隔离的基础上联合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并成功降低了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房颤复发率,但该术式的长期成功率尚不得而知。所以,本期之江心学引述的的这篇文献是对VENUS研究的事后分析。该文献纳入VENUS研究中的部分患者,选取是否有二尖瓣峡部双向阻滞、以及参与VENUS研究的临床中心体量两个指标,探索其对房颤复发的影响。
对VENUS研究全部受试者重新获取资料,共获得155名Marshall化学消融-环肺静脉隔离、158名单纯环肺静脉隔离的患者资料。主要终点为消融空白期(90天)后无房颤/房速发作持续超过30秒,次要终点为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房颤负荷。
对比两种术式患者的主要终点发生率。结果发现,二尖瓣峡部是否实现双向阻滞(56.3% vs. 37%)和患者是诊治于在临床大中心(58.3% vs. 40.18%)均为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在未实现二尖瓣峡部双向传导阻滞和就诊于小中心的患者中,两种术式的主要终点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而实现二尖瓣峡部双向阻滞和就诊大于da中心的患者,其主要终点达成率更高(61.7% vs. 39.1%)。

二尖瓣峡部双向传导阻滞和就诊于大中心这两项因素对于次要终点也有类似的影响。在实现双向阻滞的患者中,联合术式相比于单纯环肺静脉隔离术,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无房颤事件发生的比率明显增加(79.8% vs. 69.3%),而在就诊于大中心的病例中,该比值为89.2% vs. 57.1%。而对于未实现双向阻滞和就诊于小中心的患者中,两种术式并未显示出显著差异。


结论:经导管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实现二尖瓣峡部双向传导阻滞,并建议在经验丰富的大中心开展该术式。
之江心学评述:
原文:Determinants of outcome impact of Vein ofMarshall Ethanol infusion when added to catheter ablation of persistent atrialfibrillation: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VENU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Heart Rhythm. 2021 Jan 19: S1547-5271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血管内科作为医院重中之重学科,技术力量雄厚,科研设备先进,综合实力居省内领先水平,具有鲜明的临床特色。心内科是浙江省临床重点专科、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浙江省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和杭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科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护团队,包括医生50名,技师3名,其中博士20名,硕士29名,正高职称13名,副高职称10名。护理人员70人,副主任护师3名。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方面人才。作为多家知名医学院校的博硕研究生培养基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科室为冠脉、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CRT起搏的国家级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是国内首批且连续8年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先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为心血管介入领域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心内科专注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以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为特色,能够开展目前所有国内主流的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技术全面,包括: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如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血管内超声(IVUS)、冠脉血流储备测定(FFR)、冠脉药物球囊、冠脉内旋磨、冠脉内冲击波球囊、肥厚性心肌病化学消融、冠状动脉瘘封堵等)、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如室上速射频消融、室早/室速射频消融、房扑/房颤射频消融等)、冷冻消融(如室上速冷冻消融、房颤冷冻球囊消融等)、心脏起搏器植入(如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三腔起搏器CRT/CRT-D、除颤起搏器ICD、植入术心电记录器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等)、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血栓等。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是科室的主要特色之一,采用先进的三维标测技术,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本科室是国内最早引进先进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的医院之一,开创了国内三维电生理标测指导射频消融的先河。冠脉介入团队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等方面处于省内领先地位。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方面成绩斐然,是浙江省内唯一的首批国家级先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起搏团队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等方面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心内科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百篇。科室主编多部心电生理专著,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课题14项、厅局级课题50+项,研究经费400余万元。科室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研成果三等奖各1项。在教学方面,心内科是多所高校的见习及实习基地,承担了大量的理论及实践带教工作。教学团队多次获得校级、院级优秀带教老师、优秀教学秘书、优秀教学科室等称号。
心内科始终将医疗质量与安全作为日常临床工作的重点,连续三年获得医院医疗质量安全奖第一名,成为医院的明星科室。科室将继续秉持”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理念,不断创新,努力提升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