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浙江心脏网,在这里有最专业和权威的心血管基本知识。
主办: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2019中国之江心律与循环论坛会议日程

dyhdoctor阅读(4646)

欢迎辞

尊敬的各位嘉宾、同仁:

欢迎您在早春时节来到充满创新活力美丽的杭州,参加2019中国之江心律与循环论坛。 本次论坛由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联合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冠心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电学会无创心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心电与循环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举办,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承办。论坛秉承“务实创新”的精神,开设:无创心电学与现代起搏进展培训、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冠脉介入沙龙、心脏康复、高血压、心力衰竭、房颤抗凝、心血管病进展、护理论坛与心血管临床社区医生论坛等论坛。本次会议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和学者做大会发言及专题讲座,就心血管病新理论、新策略、新技术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和研讨,为广大医生和社区医务工作者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同时达到促进学术交流与新技术推广之目的。

祝各位专家、学者代表在杭期间愉快!

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屈百鸣

论坛主席 屈百鸣 王利宏

2019年3月 杭州

可在附件下载本次会议日程

2019中国之江心律与循环论坛通知

dyhdoctor阅读(5385)

2019中国之江心律与循环论坛 (含基础起搏、心电生理培训)由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冠心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电学会无创心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心电与循环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联合举办, 将于2019年3月14日-17日在浙江杭州召开,论坛向全国心血管同行征集讲题与文章,包括病例报告。本次培训费900元(包含餐饮,培训资料,交通、住宿费自理),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会员或2019年2月28日前邮箱注册者培训费700元。征稿截止日期: 2019年2月28日。

注册与征稿邮箱:2016HRF@zjheart.com
会议地址:杭州之江饭店(浙江杭州莫干山路188号)。
承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联系电话: 0571-85893071  联系人:郑亚如,王慧

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

2019年1月18日

当你“心动”,我们用它来终结……

dyhdoctor阅读(4838)

当一位青春萌动的男孩子看到一个中意的女孩子,“心动”的感觉可以让他快乐兴奋。但对于已经步入老年的史先生来说,这种“心动”可不是他想要的了。一个多月前开始,史先生就开始被“心跳快”的情况折磨了,而且这种感觉不是一会儿就好了,而是持续不断。整天的“心动”让他每天都在难受中度过,睡觉和休息也受到了影响。去过好几家医院看过,结合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结果,医生诊断他得了一种叫“房性心动过速”的疾病。医生给他服用了“倍他乐克”等可以减慢心跳的药物,但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持续的“心动”让他非常痛苦。 经过多方打听,他最后辗转找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王利宏主任。王利宏主任是心内科的知名专家,擅长心律失常的药物和介入手术治疗。他为史先生做了系统的检查,排除了诸如甲亢、心肌炎等常见的导致心跳快的疾病,同时考虑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症状明显,因此建议他做介入手术治疗。史先生一听说要做手术,开始有些紧张。一来他担心手术创伤大,他年纪大了吃不消,二来是担心手术效果好不好。王主任了解到他的顾虑后,耐心的给他解释了有关“房性心动过速”这一疾病和射频消融手术的一些情况。 王主任告诉史先生,人的心脏有自己的一套“电路”系统,主要包括窦房结、心房内的传导束、房室结和心室内的传导束。正常人心脏跳动的电信号是从窦房结出发,依次经过心房、房室结,最后传遍心室。这种情况称为“窦性心律”。而如果心房出现兴奋性过高,频率超过窦房结,就会压制窦房结的正常节律,出现房性早搏(简称房早)或者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甚至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史先生目前就是这种情况。出现房速时可以尝试药物抑制心房过高的兴奋性,但史先生效果并不理想。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找到心房中过度兴奋的区域,用射频消融的热能破坏它,从而消灭心动过速。但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心房的内表面并不算小,而病灶往往很小,而且难以找到并消灭它是一件技术活。也许有人会说,把整个心房都做一遍不就行了。好吧,这种坚壁清野的战术并不能用,因为这样做会让心房失去正常的功能,并发症很多。 在以前,医生只能用一个标测电极一个点一个点的标记过去,效率低,准确度也不太高,而且房性心动过速往往不稳定,时有时无,造成手术时间长,成功率也相对较低,因此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一直是心脏电生理界的难题。然而史先生很走运,王主任带领的心脏电生理团队刚刚引进了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Rhythmia三维标测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和成功率。这套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心内电生理标测系统之一,该系统采用一个网篮状的电极系统在心房内进行激动标测,一次可采集心房内多个点的电活动信息,并且通过计算机软件的自动分析可以找到并显示心房异常激动的最早起源点。该三维标测系统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可以同时多点采集心脏电活动信息,效率高、耗时短、精度高,最适用于不能稳定维持的房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所以用这套设备给施先生做手术那是再合适也不过的了。而且这种射频消融手术仅仅需要在史先生的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里插入两根2-3mm粗的导管,不需要开胸或切开皮肤,创伤非常小,局麻就可以完成,患者一直保持清醒,术后回复很快。术后他只需要卧床6小时就可以活动,观察1-2天就可以出院正常生活工作。 听了这些,史先生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他欣然接受了王主任的建议,预约了新技术射频消融手术。王主任熟练精湛的技艺结合Rhythmia三维标测系统的强大支持,仅仅数分钟就准确找到了房性心动过速的来源——位于低位右心房三尖瓣环附近。接着,射频电极在精确标测定位的指导下迅速缩小包围圈,精准的消融破坏的“捣乱分子”。手术结束时施先生的心率从术前135次/分的房速转复成90次/分左右的正常窦性心律,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一个多月“心动”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实际上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在开展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领域有较长的历史,技术精湛,在省内乃至国内都享有盛名。电生理团队在屈百鸣主任及王利宏主任等的领导下,实现过多个国内或省内第一及“零”的突破。目前已经常规开展Ensite及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各种心律失常消融治疗,比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各种早搏及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如今Rhythmia三维标测系统的加入可谓如虎添翼,将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提升到新的高度。

Rhythmia三维标测系统

2014中国之江心律与循环论坛圆满闭幕

dyhdoctor阅读(4297)

2014年3月7日,一年一度的之江心律论坛再次拉开帷幕。本次论坛继续秉承“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核心学术思想,并将原来单一讨论的心律失常的论坛模式扩展到心律和循环这一更广大的领域,以便为心血管领域的同行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因此论坛的名称也变更为“2014中国之江心律与循环论坛”。

本次论坛邀请了数十名包括浙江、北京、上海、重庆、江苏、安徽等国内、省内知名的心血管领域的专家,还邀请了包括心外科、血管外科的专家介绍了与心内科有一定关联的技术。省内外3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论坛为期三天,设立了八个版块,包括:心电学、电生理与起搏基础;心血管病综合技术及结构性心脏病;结构性心脏病诊治技术进展与实践;心脏起搏技术进展与实践;冠脉介入技术进展与实践;导管消融技术进展与实践;心电学理论与临床实践;高血压及心血管病预防。各个版块都邀请了省内在这个领域的知名专家作为主席、坛主和主持人,对各个讲课内容、病例讨论的内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分析。

周五下午的心电学、电生理与起搏基础版块以国内知名心电生理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关于“早期复极综合症的临床危险分型”的精彩讲课开场,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就起搏心电图、心内标测技术、拖带技术、心大静脉消融、食道调搏技术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王慧主任的改良食管心脏电生理临床应用分析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周六的内容则更加丰富多彩,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介绍了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卒中,阜外医院姚焰教授介绍了左心耳封堵技术的应用进展,浙二医院王建安教授介绍了经皮瓣膜置换术进展与实例,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的徐亚伟教授对华人冠脉介入临床研究进行了解读,南京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介绍了冠脉分叉病变介入危险分层,瑞金医院沈卫峰教授介绍了DES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南京第一医院邹建刚教授做了ICD术后室速风暴的的程控优化的讲座,安徽省立医院严激教授介绍了CRT中左室四极导线的临床应用,北大人民医院张萍教授做了遗传性心律失常的ICD治疗决策的讲座。301医院王玉堂教授分析了CRT术后参数优化技术。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丁亚辉主任介绍了有关稳定性冠心病诊治流程中验前概率应用的问题,王长华主任则介绍了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策略。上海新华医院李毅刚教授做了心肌梗塞后VT基质识别与消融的讲座。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屈百鸣教授介绍了房颤消融术Agilis鞘的应用与技巧。此外还有数十位来自省内外的心血管病专家做了专题讲座和病例讨论。

周日上午论坛的主题是高血压及心血管病防治和心电学进展与实践。北大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做了中国人降脂策略的演讲,上海胸科医院方唯一教授这针对肺癌患者冠心病治疗策略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上海瑞金医院张维忠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金秀教授针对高血压指南和降压目标展开了讨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殷跃辉教授这解释了肾动脉去神经消融研究进展与争议解读。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谢建洪主任则发表了高血压治疗的社会化问题。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郑建雷医师介绍了浙江省人民医院有关猪肾动脉去神经术射频与冷冻消融安全性观察的研究结果。

周日中午,论坛主席屈百鸣教授做了简短的闭幕演讲,对来自全国的讲课专家和各个参加会议的心血管同行们表示了由衷的感谢。闭幕式还评选出了2014之江医学技术创新奖,并由胡大一、陈君柱、高炎、鲁端教授进行颁奖。同时闭幕式上还对刚评选出的优秀病例讲者进行了宣布和颁奖。

周日下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导管室中还进行了手术演示,包括Carto指导下的无射线导管消融术、NavX指导下的无射线导管消融术、风心房扑NavX指导下的简化消融术、持续性房颤消融Agilis鞘的应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中国之江心血管慢病管理与临床路径论坛余杭站成功举办

dyhdoctor阅读(4483)

2013年10月26日,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世界心脏病联盟中国区、浙江省健康教育协会、上海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浙江省人民医院、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余杭区科协、余杭区健康促进协会承办的,2013长城国际健康论坛心血管病分论坛——“中国之江心血管慢病管理与临床路径论坛”(余杭站)暨“浙江省基础卫生适宜技术成果转化工程重大项目,中国之江心血管健康行动”在余杭区临平镇余杭大厦成功举办,100多名心血管领域和其他医学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学习和探讨有关心血管慢病管理和临床路径管理的内容。

论坛开幕式由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冯天元院长主持,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屈百鸣教授做了题为《心律失常诊治新概念》的讲座。屈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了心律失常诊治的历史和进展,精彩的演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接下去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丁亚辉主任做了《同质化医疗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的讲座,探讨了同质化医疗和临床路径对于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治水平、改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并制定了一套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急诊冠脉综合征诊治临床路径模版。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冯天元院长做了《心衰的慢病管理与临床路径》的讲座,为广大基层医院加强心衰的管理提供的可操作性的思路。浙江医院余蔚主任做了《高血压社区诊治的一些关键技术》,对社区诊治高血压的规范化操作提出了若干关键技术方法。浙江省人民医院王长华主任做了《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规范与技术难点问题》的讲座,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这一高危疾病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治疗的理念,并针对其技术难点和基层医院的特定提出了建议。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徐健主任做了《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的讲座,再次强调了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性和其实践方法。安吉县人民医院黄因亮主任做了《肺栓塞的诊断与处理》的讲座,为大家介绍了肺栓塞这个容易被漏诊和误诊但又可能危及生命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要点。这一系列精彩实用的讲座获得了在场专家和学员的高度好评。

本次会议是“中国之江心血管慢病管理与临床路径论坛”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该论坛旨在推动医院从单纯的疾病诊治转向慢病预防保健与紧急救治结合的模式,为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近期该论坛还将在省内其他地区举办有关学习班。

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丁亚辉

心血管慢病管理与临床路径论坛安吉站成功举办

dyhdoctor阅读(4859)

2013年7月6日,由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省人民医院和安吉县人民医院承办,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和世界心脏病联盟中国区组委会协办的“中国之江心血管慢病管理与临床路径论坛(安吉站)”暨浙江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成果转化工程重大项目在美丽的竹乡安吉成功举办,来自杭州、湖州、安吉等地的100多名心血管领域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学习和探讨有关心血管慢病管理和临床路径的相关专题。

论坛开幕式由安吉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沈贵林主持,安吉县卫生局副局长顾岳炎,中国人民解放军98医院心内科主任骆合德,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屈百鸣参加了开幕式并发言。顾局长认为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心血管慢病管理的重要性也愈加重要,这是一个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大医院和基础医院以及广大患者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屈百鸣教授认为,慢病管理是大医院和广大基层医院共同面对的主要工作。为了解决目前大医院挤破门,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现状,就要加强基层医院慢病管理工作,必须保障患者能够享受安全可靠的基本医疗服务,这就需要实现同质化医疗,临床路径就是一种实现同质化医疗的工具。希望本次会议能够让大家对慢病管理、规范化治疗、临床路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今后推进心血管慢病管理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基础。

在为期一天的论坛里,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的钱琳艳主任做了《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及其特殊表现》的讲座,丁亚辉主任做了《同质化医疗与心血管临床路径》的讲座,车贤达主任做了《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讲座,屈百鸣主任则做了《心律失常诊治新理念》和《房颤的抗栓规范和进展》的讲座,谢建洪主任做了《高血压诊治规范与进展》的讲座,胡雪烈主任做了《血脂异常的诊治和进展》的讲座,俞坚武主任做了《房颤导管消融实践与技术进步》。安吉人民医院沈贵林主任做了《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的讲座,磐安人民医院陈向东主任做了《血管内皮保护与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的讲座,湖州第一人民医院罗玉寅主任做了《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的讲座,湖州中心医院程震锋主任做了《肺栓塞的诊断和预防》的讲座,嘉兴二院的王迎主任做了《慢性心衰的社区管理》的讲座。这一系列精彩实用的讲座获得了在场专业和学员的高度好评,100多人的会场始终座无虚席。

在会议的分会场还同时举办了“中国之江心血管健康行动——心血管健康讲堂”的科普系列讲座,很多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参加讲堂后都表示受益匪浅,希望多多举办这类讲座。本次会议是“中国之江心血管慢病管理与临床路径论坛”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浙江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成果转化工程重大项目的组成部分。该论坛旨在推动医院从单纯的疾病诊治转向慢病管理与紧急救治结合的模式,为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近期该论坛还将在省内其他地区举办有关学习班。

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丁亚辉

中国之江心血管慢病管理与临床路径论坛(台绍婺甬站)成功举办

dyhdoctor阅读(4579)

2012年12月22日,由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省人民医院和天台人民医院承办,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和世界心脏病联盟中国区组委会协办的“中国之江心血管慢病管理与临床路径论坛”(台绍婺甬站)在美丽的山城天台成功举办,来自杭州、绍兴、台州、金华、宁波等地的200多名心血管领域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学习和探讨有关心血管慢病管理和临床路径的相关专题。

论坛开幕式由天台县卫生局副局长徐亦益主持,天台县卫生局局长徐兴爱,天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军伟,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屈百鸣参加了开幕式并发言。几位专家分析了目前心血管慢病管理的现状,强调了心血管慢病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心血管慢病管理将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重点之一。屈百鸣教授认为,慢病管理不仅仅是大医院的事情,更是广大基层医院和基层医生要面对的主要工作。要做好慢病管理工作,必须保障患者能够享受安全可靠的基本医疗服务,这就需要实现同质化医疗,临床路径就是一种实现同质化医疗的工具。希望本次会议能够让大家对慢病管理、规范化治疗、临床路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今后推进心血管慢病管理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基础。

在为期一天的论坛里,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的车贤达主任做了《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与规范》的讲座,丁亚辉主任做了《同质化医疗与心血管临床路径》的讲座,钱琳艳主任做了《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讲座,王长华主任做了《肺栓塞防治》的讲座,谢建洪主任做了《高血压诊治规范和最新临床研究动态》的讲座,屈百鸣主任做了《心律失常新理念》的讲座。台州医院江建军主任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后注意事项》的讲座,磐安人民医院陈向东主任做了《血管内皮保护与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的讲座,仙居人民医院王丹枫主任做了《房颤抗栓治疗规范》的讲座,天台人民医院裘晟主任做了《房颤新型口服抗凝药研究进展》的讲座,三门人民医院李明主任做了《顽固性高脂血症的治疗》的讲座。这一系列精彩实用的讲座获得了在场专业和学员的高度好评。

本次会议是“中国之江心血管慢病管理与临床路径论坛”系列活动之一。该论坛旨在推动医院从单纯的疾病诊治转向慢病管理与紧急救治结合的模式,为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近期该论坛还将在省内其他地区举办有关学习班。

2012中国杭州心律论坛会议纪要

dyhdoctor阅读(4555)

新春伊始,由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承办的“2012中国杭州心律论坛”在杭州浙江海外海皇冠度假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全省乃至安徽、福建山东等300余位医务人员参加了这次心律失常领域的盛会。会议延续了去年心律论坛采取的专题论坛制,共分成5个分坛,分别为“心电学与电生理基础教程”,“心律失常诊治基础与临床新理念”, “心脏植入器械在心律失常诊治进展新技术”, “导管消融诊治心律失常新方法和进展”,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并加入了全三维电场标测心律失常消融临床应用专场讨论,精彩/疑难病例分享等活动,代表们踊跃发言,会议气氛异常热烈。会议期间宣布成立无创电生理学组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加强了基础和基层医师参与心律失常诊治的热情,以使心律失常诊治基础和新理论能更好更广泛地普及。

各分坛情况

心律失常诊治基础与临床新理念

首先由浙江省人民医院屈百鸣教授做心律失常猝死预测与处理新理念的讲座,提出全新的心律失常风险预警心电图,临床表现和高危患者的处理理念,省内的杨鹏麟专家讲解了心肌梗死的早期心电图诊断,中国起搏与电生理杂志的向晋涛主任提出了心电学研究的5个方向。

心脏植入器械在心律失常诊治进展新应用

日本小仓纪念医院的Kenji Ando教授介绍了日本CRT的注册研究(Results from Multicenter CRT registry in Japan ),指出CRT中左室电极放置位置在冠状静脉各支中部对术后心功能和心室同步性较好。浙医二院王建安教授介绍了颈动脉窦刺激起搏治疗高血压的国际研究情况,北京阜外医院的陈柯萍教授就CRT 无反应的定义,常见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植入前适应症的选择不当,肾功能不全和心脏疤痕组织是CRT 无反应最常见的原因,并讲解了处理的措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张萍教授就ICD不恰当放电的主要原因分析,特别强调指出ATP使用不足的临床问题。浙江医院的沈法荣教授做关于起搏导线精确室间隔定位的讲座,强调植入手术中心电图损伤电流的判别和应用。浙医二院徐耕教授关于无导线起搏器的目前研究状况。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凌峰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治指南详细的解读。浙江医院的陈建明教授做了CRT术后心电图变化的讲座。浙江省人民医院的王慧医师做了ICD植入术后的程控随访的讲座。

导管消融诊治心律失常新方法和进展

北京阜外医院的姚焰教授介绍了他在Brugada综合症的心内膜标测和消融技术改良,探讨了右室流出道的延迟除极机制,又介绍了去迷走化血管晕厥的消融位点,消融能量和消融观察反应。重庆大学第二医院殷跃辉教授介绍了他在导管消融肾交感神经对心功能改善临床研究,肾神经消融的方法。上海长征医院的廖德宁教授介绍了心脏神经丛消融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孙宝贵教授做了冷冻球囊消融房颤的临床应用进展。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教授讲述了2006~2011年心房颤动导管消融适应征的指南变化,详尽解释房颤消融的变革和演变。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

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沈乃吉医师介绍了艾司洛尔治疗交感电风暴体会和2个成功病例。林敬阳医师介绍了他的动物实验研究“利多卡因冠脉内注射致心室颤动模型”。郑建雷医师介绍了“经皮心肺循环支持下的猪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室颤耐受性研究”。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吴立萱教授详细介绍了妊娠心律失常的处理和指南依据。浙一医院的陶谦民教授和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高炎分别介绍房颤抗栓治疗的进展的2个研究ROCKET-AF研究和ARISTOTLE Trial。

心电学与电生理基础教程

首先由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李忠杰主任介绍了如何应用食管心脏电生理诊治心律失常。由年轻医师浙一医院的蔡卫勋和浙江省人民医院郑新权分别讲述了房室旁路的电生理与心电图特征和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与心电图特征,萧山人民医院的陈凯实例介绍了阵发性室上速的食管电生理诱发与中止技巧。与会者对房室旁道电位和自律性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对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方法进行探讨。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屈百鸣教授讲述心房扑动的机制、常规标测和三维电场标测的演变,对射频消融线的设计和评定,消融能量的选择等技巧问题做了详尽的讲解。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的蒋晨阳教授做了肺静脉电位的标测、识别与消融的讲座。浙二医院的马骥教授讲述了右侧旁路的标测定位与消融,具体讲解了几种斯瓦氏鞘的标测和消融时的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的车贤达教授讲解了左侧旁路的经间隔消融方法,具体再现了房间隔穿刺技术。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俞坚武教授对新型消融技术“冷冻消融的粘附、标测与消融方法”做了介绍。

会议期间晚上由屈百鸣教授主持了精彩的疑难病例讨论,内容广泛,从房颤心房碎裂电位的研究进展,到心外膜消融室性心动过速;从左右房室旁道交替性逆传AVRT消融,CRT更换术胸腔内巨大血肿处理。该病例讨论内容结合临床,实用性强,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

从2006年举办心律失常研讨班开始,由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承办的一系列心律失常会议以开始走向成熟,在省内外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会议平等、互动的气氛,注重基础和临床的务实态度,吸引了广大心律失常领域的专家,对提高国内的心律失常诊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王慧 丁亚辉

心内科全面开展非透视下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

dyhdoctor阅读(9285)

在大家的印象里,心血管介入手术都是必须在DSA机的X线透视下才能进行的,而导管消融术作为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大家庭的一员,似乎也很难脱离这种命运。然而,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介入专家们却能勇于打破这种传统的思维,开展了三维电场导航引导下的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新技术,从而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阵发性室上速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多发生于青少年,目前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技术是唯一可以根治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由于其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在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里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展。心内科在屈百鸣主任的带领下,在该领域内凭借精湛的技术赢得了同行和患者的尊敬和认可。

然而导管消融术并非一种完美的治疗技术,为了保证术中消融导管能准确的停留在有效的消融靶点附近,就必须在X线透视下进行引导,这就必然对患者和术者造成放射损害。虽然常规情况下的放射剂量并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害,但仍存在引起血细胞下降、不育、致畸、致癌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对于正在发育阶段的青少年、育龄期妇女以及血细胞较低(尤其是白细胞)的患者来说,尽可能的减少电离辐射的损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导管消融术更趋于完美,以更小的损害获得优良的治疗效果,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以屈百鸣主任为首的优秀团队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三维电场导航(NavX)技术引导下的非透视下导管消融术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由此打破了必须在X线透视下才能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定律,将导管消融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NavX三维标测系统可实现实时状态下心脏和外周血管内多根导管包括静止和移动状态的可视化,并且任何一根导管都可以参与构建模型,故可根据已建立的心脏模型在实时状态指导心内电极导管的放置,并能从任意角度观察其空间位置,可以更准确地标测到靶点,且重复性好,从而减少患者及手术医师的放射线暴露甚至零暴露。目前从国外的经验和我院心内科的经验来看,在成功率、并发症、复发率上与传统的X线透视方法无差异。目前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已经使用该项新技术成功完成超过30例阵发性室上速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凭借冷冻消融技术、三维电场导航的非透视下导管消融术,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在导管消融技术方面始终在国内的先进水平,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我们相信,在屈百鸣主任的带领下,这个优秀的团队将不断冲向新的技术巅峰,为广大心血管患者带领健康的福音。

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丁亚辉 屈百鸣 钱琳艳 车贤达 王长华 岑雪降

台湾长庚医院心脏病学专家张其任来浙江省人民医院交流

dyhdoctor阅读(6255)

2011年10月26日上午,资深心脏病学专家,台湾长庚医院心内科张其任教授不远千里受邀来浙江省人民医院与心内科的专家同行们交流。

张其任教授曾在英国伦敦血栓研究机构(Thrombosis Research Institute)任研究员,攻读医学博士后,他是台湾地区“中华民国心脏学会”和“中华民国医用超音波学会”理事,在血管生理学和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曾受邀在多个国际心血管会议上做报告。

此次交流活动由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车贤达主任主持。车主任首先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他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全体同仁对远道而来的张其任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医院和心内科的情况。接下来,张其任教授就冠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进行了讲座,讲述了冠脉分叉病变的分类,治疗中的困难,以及介入治疗的新技术,同时分享了对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切身体会。在场的心内科介入专家们积极参与,围绕张教授的讲课内容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双方也交流了海峡两岸医学环境及诊治流程的差异等等一系列话题。张其任教授对浙江省人民医院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方面的技术和快速发展表示赞赏。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目前已大规模开展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威胁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技术水平优秀,成为卫生部批准的首批心血管介入诊疗基地,拥有所有心血管介入诊疗项目资格。尤其在急诊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无放射线透视下的射频消融技术更是跻身国内先进行列。我们相信,我们优秀的心血管专家将为您的健康带来福音。

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丁亚辉 来源:浙江心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