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浙江心脏网,在这里有最专业和权威的心血管基本知识。
主办: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内科全面开展非透视下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

在大家的印象里,心血管介入手术都是必须在DSA机的X线透视下才能进行的,而导管消融术作为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大家庭的一员,似乎也很难脱离这种命运。然而,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介入专家们却能勇于打破这种传统的思维,开展了三维电场导航引导下的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新技术,从而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阵发性室上速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多发生于青少年,目前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技术是唯一可以根治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由于其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在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里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展。心内科在屈百鸣主任的带领下,在该领域内凭借精湛的技术赢得了同行和患者的尊敬和认可。

然而导管消融术并非一种完美的治疗技术,为了保证术中消融导管能准确的停留在有效的消融靶点附近,就必须在X线透视下进行引导,这就必然对患者和术者造成放射损害。虽然常规情况下的放射剂量并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害,但仍存在引起血细胞下降、不育、致畸、致癌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对于正在发育阶段的青少年、育龄期妇女以及血细胞较低(尤其是白细胞)的患者来说,尽可能的减少电离辐射的损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导管消融术更趋于完美,以更小的损害获得优良的治疗效果,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以屈百鸣主任为首的优秀团队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三维电场导航(NavX)技术引导下的非透视下导管消融术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由此打破了必须在X线透视下才能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定律,将导管消融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NavX三维标测系统可实现实时状态下心脏和外周血管内多根导管包括静止和移动状态的可视化,并且任何一根导管都可以参与构建模型,故可根据已建立的心脏模型在实时状态指导心内电极导管的放置,并能从任意角度观察其空间位置,可以更准确地标测到靶点,且重复性好,从而减少患者及手术医师的放射线暴露甚至零暴露。目前从国外的经验和我院心内科的经验来看,在成功率、并发症、复发率上与传统的X线透视方法无差异。目前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已经使用该项新技术成功完成超过30例阵发性室上速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凭借冷冻消融技术、三维电场导航的非透视下导管消融术,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在导管消融技术方面始终在国内的先进水平,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我们相信,在屈百鸣主任的带领下,这个优秀的团队将不断冲向新的技术巅峰,为广大心血管患者带领健康的福音。

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丁亚辉 屈百鸣 钱琳艳 车贤达 王长华 岑雪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浙江心脏网 » 心内科全面开展非透视下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
分享到: 更多 (0)